SuperGamer! 超級遊戲玩家
-
從暗黑之神變成聖光之神?!《Minecraft》推出RTX光追版,畫面不再黯淡無光
NVIDIA的最新GeForce RTX 20系列GPU主打硬體光追(Ray-Tracing)技術與DLSS (Deep Learning Super Sampling,深度學習超級取樣)技術,賦予遊戲畫質提升到更加逼真的境界。然而要玩家掏出腰包來升級到RTX系列顯示卡,除了與遊戲廠商合作導入新遊戲之外,另一條路就是從當前頗受歡迎的遊戲來下手。這次NVIDIA選擇與微軟合作,在其推出的《Minecraft》(當個創世神)遊戲中,,讓遊戲畫面有了光線的加持,看起來更加逼真,從此不再黯淡! 《Minecraft》是一套類似樂高的組合遊戲,玩家可以在虛擬的世界裡建構自己的園地,不管是城堡、大地、草原,或是庭院、大樓、室內空間…等等,只要發揮一點想像力與創造力,就能建構出屬於自己的世界。 然而《Minecraft》由於僅使用到最基本的繪圖功能,沒有什麼基礎的光線特效,因此建構出來的畫面,看起來比較黯淡無光,甚至可能造成錯認山為海的情況。如今NVIDIA為這套最受全世界玩家歡迎的遊戲之一,來,讓玩家能夠透過RTX 20系列的顯示卡,來讓《Minecraft》加入光追特效,玩起來更加逼真! 這次NVIDIA與微軟合力打造的全新版本,主要是針對Bedrock (基岩)版所打造(Java版並不支援),支援RTX的Beta版本於4/16正式上架,玩家只要有該遊戲,並加入其Beta計畫,即可下載到全新6款具備RTX特效的地圖。 此外,NVIDIA更提供各種工具,來教導玩家如何打造RTX等級的地圖,並,讓玩家能以既有的地圖來發展與建構出具有RTX特色的地圖。 在硬體配備方面,這次由於《Minecraft》 RTX版本,將會使用到非常複雜的光追運算,因此非常耗用Win10電腦的系統資源,玩家必須擁有NVIDIA GeForce RTX 2060等級以上的顯示卡,搭配Intel Core i5或同級處理器,記憶體則至少要8GB以上,才跑得動。由於遊戲也支援到DLSS 2.0技術,可以讓遊戲畫面執行得更順暢!官方更表示若搭配RTX 2080並開啟DLSS 2.0之後,在Full HD解析度下可以達到90 FPS的成績! 以下就來看看這次的畫面吧! 玩家們可能在先前《Minecraft》的世界已經很熟悉了,但全新《Minecraft》 RTX版本有更多好玩的東西,包括可以建立全新的RTX材質,以及轉換工具等等。NVIDIA這次推出了各種工具資源包與教學指南,以幫玩家可以快速轉換到RTX的世界。 NVIDIA 這次推出了兩個教學指南,包括RTX材質的建構,以及非官方地圖的轉換工具,還有各種資源包,細節如下: 1. 2. 3. 各式資源包下載: (a) (b) (c) (d) 從上述可以了解到,NVIDIA正極力改變新舊玩家們對於RTX的印象,透過與遊戲廠商合作,加入RTX之後來重新詮釋當紅遊戲,讓老玩家回味,讓新玩家嚐鮮。從先前 (Quake II RTX) 開始,將傳統遊戲帶入光追特色,玩起來更加逼真有趣。而這次的Minecraft with RTX,可是打造出全新的世界,讓玩家們在玩樂的過程中,也能享受RTX特效所帶來的逼真世界!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5XjQnhXE8 ▲《Minecraft》RTX版本影片簡介
-
Vulkan超神助攻、RX5600XT能跑4K@60Hz你敢信!《火線獵殺:絕境》Vulkan版本效能實測
《火線獵殺:絕境》(Tom Clancy's Ghost Recon Breakpoint)作為Ubisoft年度3A大作,在去年10月時正式推出了,雖然該遊戲的評價因為和前一代《野境》整體來說內容性太接近,導致遊戲的熱潮下滑快速,仍不失為一款打發時間的射擊版GTA遊戲。 最近Ubisoft更是幫《絕境》推出了Vulkan版本,讓玩家可以在更低資源的硬體消耗下,達到更優秀的效能表現,小編本來就有稍微在玩一下《絕境》,先前遊戲剛上市時也有幫大家做了,這次藉由Vulkan版本的推出,就再來幫大家做一下簡單的測試吧! 原先《絕境》的遊戲是建構在微軟的DX11架構上,由於該API架構歷史悠久,多數遊戲都會先以該系列架構推出遊戲,不過Ubisoft算是少數一直有針對Vulkan版本做努力的廠商,先前在《虹彩六號》上就有推出Vulkan版,讓原本最佳化處理就已經非常優秀的基礎上,遊戲整體的穩定度又再往上拉高了些,也因此這次《絕境》推出Vulkan版本也是讓許多玩家非常期待的一點,尤其對於硬體規格配置較低的玩家來說,或許會是一大福音。 小編先拿了手邊的平台做測試,使用的硬體規格是AMD Ryzen 5 3600處理器搭配Radeon RX5600XT顯示卡,主機板是採X570系列,相對來說是比較偏中規中矩的設定。在效能的比較設定方面,選用了DX11版和Vulkan兩種版本做對比,並且在遊戲預設「高」畫質設定下,針對不同的解析度(FHD、2K、4K)利用內建的跑分測試做平均fps的報告。另外,驅動程式的部分雖然目前已經有最新的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4.1版,但一方面測試數據是在前一個版本20.3.1中進行測試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兩個版本小編進行過數據比較,發現數據上的差異並不大,各解析度和模式之間的數據相差僅1~2 fps,因此,這次的測試數據仍是以20.3.1作為指標,但新版本的20.4.1也能獲得相同的結果。 順帶一提,小編建議還沒更新新版20.4.1驅動的玩家可以盡速升級,新版本針對部分新遊戲有顯著的效能提升,最明顯的自然就是近期新推出的《惡靈古堡3:重製坂》,詳細的前後版本對比可以從。 以下就直接用圖表做解釋了~(畢竟圖表說明最直接) 從圖表中來看,主流FHD解析度下的效能提升最明顯,從原先DX11架構的99 fps、提高到126 fps,這之間達到約20%的效能提升,將近30 fps的助攻,除了讓RX5600XT達到穩定120 fps以上的水準以外,若稍微針對細部畫質做調整的話,要達到平均144 fps的表現並不難。 另外,其他兩種高解析度2K、4K的效能提升同樣亮眼,包含在2K下提高13 fps、達到96 fps的水準;4K下也拉高到57 fps。其中,小編為了進一步了解4K效能的極限,額外做了簡單的小測試,雖然說這麼做有點偷吃步,但玩家只要將預設畫質設定調整至「中」的等級,就能在4K解析度下獲得平均60 fps的表現。這可是RX5600XT啊各位~ 其實原本AMD針對RX5600XT顯示卡的,且有能力在1440p也有不錯的潛力,但這次甚至能有機會在4K解析度下獲得高水準表現,確實是始料未及,即便把畫質設定維持在「高」,整體的平均表現也至少有50 fps以上,這其中最大的功臣還是在於Vulkan的神助攻,畢竟在Vulkan的架構下,系統執行指令的需求變低,同時也能進一步解放硬體在玩遊戲時的整體效能,進而讓平均fps上升,也因此讓RX5600XT變成神卡。 當然RX5600XT本身的定位仍是在1080p為主,但未來若有更多遊戲支援Vulkan架構的話,相信勢必能讓整個硬體市場的競爭力更往上,尤其對於中低階硬體配置的玩家來說,絕對會是一大福音,我們也只能期待有更多遊戲軟硬體廠商能夠推出Vulkan架構遊戲了。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開直播還在切畫面?微軟Xbox Game Bar將支援XSplit等一眾Widget功能
有用過微軟Windows 7或macOS的玩家應該都知道,該桌面環境提供了Widget (小工具),可以放置在桌面的任何地方,來進行資訊顯示、簡易操作互動等功能,對於一些需要經常性使用的軟體來說,Widget是可以提供工作效率的好幫手。然而到了Widows 10時代,雖然Widget不再是強調重點,但其內建的的遊戲工具(Xbox Game Bar),可以實現截圖、錄影和效能監測等功能,玩家只要按下Windows+G便可以開啟。由於這項功能因為是系統內建,所以開啟的時候不需要跳出遊戲畫面,而且允許在幾乎任何的環境下啟動,是一個相當便利的功能,如今這項功能將能夠擁有更豐富功能生態。也就是Xbox Game Bar也加入了第三方Widget支援功能,提供更多遊戲小工具來讓玩家們可以在遊戲裡直接開啟,以提供更多功能。例如直播或是效能調校等等... 在4/8的Inside Xbox活動中,微軟承諾可以讓第三方程式進駐的支票終於兌現,微軟將提供針對Xbox Game Bar進行更新,提供Widget Store供玩家下載第三方的小工具,若還沒收到更新的玩家也可以直接在Microsoft Store下載Xbox Game bar的更新。 首波進駐的廠商中,包含了知名的直播工具軟體XSplit。已安裝好XSplit主程式的玩家,只要下載,從此之後如果遊戲玩到一半想要開直播,不須要特別跳出遊戲,只要在透過鍵盤組合鍵「Windows+G」,如果是搖桿玩家則是按下Xbox的LOGO,就能直接透過Xbox Game Bar來控制XSplit的各項功能,讓玩家可以更加即時的看到並設定自己的直播 除了XSplit之外,雷蛇也將自家效能工具帶到了Xbox Game Bar上頭,讓玩家可以更加輕易的自訂和隨時監視玩遊戲時的效能表現。只是主程式還是要先安裝就是了!Widget必須搭配主程式才能使用。 同時,微軟也表示Intel也提供的Widget,初期玩家可以透過Widget功能快速調整螢幕、電源選項,不必在像過去需要在控制台裡面東翻西找了,只是這項功能要等到今年春季稍晚的時候才會上線,想體驗的玩家可能還要多等等。 當然我們也可以預期未來其他顯示卡廠商(如NVIDIA和AMD),也將提供Xbox Game Bar的Widget功能,以讓玩家可以在遊戲中呼叫出小工具來進行畫質與效能的即時調校。 小編在得知消息之後,就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嘗試,不過可能是因為剛開放允許第三方程式的關係,中文環境下有閃退現象,不過切換到英文之後測試,就非常穩定,不論是XSplit還是Razer Cortex,都可以正常使用。因此想體驗的玩家且要體驗到最穩定的使用狀況,可能需要先將系統語言調整成英文,或給微軟和開發商們一點時間磨合,來進行在地化工作,以造就更好的遊戲擴充工具的生態體驗。 ------------------------------------------------------------- 【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正式開創!】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
主機望穿秋水不出現、搖桿出來先止渴,Sony公布PS5的「DualSense」 搖桿
相較於隔壁棚已經把下一代遊戲主機的各項細節說了個遍,Sony在這部分就顯得非常的害羞,除了公布主機性能之外就沒有再提供更多相關細節了,特別是外觀的部分更是讓玩家們心癢難耐,不過顯然Sony還是打算繼續一點一滴的吊足玩家們味口,所以只打算先放出搖桿的細節讓玩家止止渴。 不同於微軟的搖桿在外觀上僅做出一些的微調,Sony在這部分就顯得非常激進,不單單是外觀,連名字都從長久以來的「DualShock」換成了「DualSense」,似乎是企圖想讓搖桿在體驗上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在外觀上,目前公布的白色DualSense搖桿充滿了科幻風格,雖然整體按鍵配置都幾乎和DualShock 4一樣採對稱設計,但原本放置最前端的光條被移到正面觸控板的兩側,看起來比較顯眼一些,左上角的「分享」按鈕則改名為「創建」,可能PS5在分享的功能上將有許多新功能加入。 此外在音訊方面,DualSense除了上一代保留外放喇叭功能之外,還內建了麥克風功能,玩家不必另外接上麥克風也能夠和其他玩家交談,只是麥克風設計在搖桿上不知道會不會聽到一堆按鍵的喀喀聲? Sony替換掉了長久以來的命名,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搖桿的觸感回饋上做出大幅度的改變,DualSense搖桿針對開發了獨家的觸覺回饋技術,要透過搖桿讓玩家感受遊戲環境中的細膩變化,例如行駛載具在不同材質的道路所表現出的不同觸感等。 此外,在射擊遊戲上使用非常頻繁的L2/R2按鍵的部分,DualSense搖桿導入了「可調式扳機鈕」,但與Xbox菁英搖桿透過後天手動調整的方式不同,DualSense是透過軟體程式來調整阻力,可以用來表現不同工具在使用時的手感變化,像是讓玩家體驗弓箭拉弓時的張力的變化。 有鑑於這次搖桿的功能又變得更加豐富,玩家不免會擔憂,相較於上一代不慎理想的續航是否會因此更加捉襟見肘,Sony對此承諾DualSense的內建鋰電池將會改良以提供更長的續航力,同時將充電孔換成時下主流的USB Type C。 至於主機外型的部分,這次的發表還是沒有見到,但從搖桿的設計來看,我們多少可以窺探出可能的風格和配色走向,沒意外的話在外觀設計上會比過去還要高調許多呢! ------------------------------------------------------------- 【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正式開創!】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你的硬體玩不起、連「泰坦」都跪惹!國外網站挑戰8K畫質玩《毀滅戰士:永恆》平均20 FPS
身為id Software第一款使用全新id Tech 7遊戲引擎所開發的遊戲,《毀滅戰士:永恆》(Doom Eternal)在上市之後在不論在畫質還是遊戲調校上都獲得高度的正面評價,即便是在4K解析度下,中高階的顯示卡只要簡易的設定一下,就能全程流暢遊玩,既然4K表現是如此,那換作8K呢?由於沒有廠商願意贊助編輯部8K電視,所以小編只好從國外搬運文章來和大家一啟聞香~QAQ 要體驗下一世代畫質的8K視覺體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執行這項計畫的外國網站TweakTown所提供的硬體配置中沒有提到使用的螢幕型號,不過現階段要找到一台支援7680*4320解析度的顯示器,除了貴到嚇死人的頂級電視之外,似乎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至於玩遊戲最為重要顯示卡的部分也是要求相當嚴苛,光是在4K的畫質下,《毀滅戰士:永恆》隨隨便便就能吃到8GB以上的顯示記憶體,而8K解析度為4K的4倍,單張畫面動輒3,300畫素,在顯示記憶體上的需求最高可以上看近11GB! 以目前當代的顯示卡在不選擇串接的情況下,能夠滿足這麼大需求的,僅有AMD的Radeon VII (16GB HBM2)、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11GB GDDR6)和Titan RTX (24GB GDDR6),每一張都是要價不斐的夢幻逸品,要穩推4K解析度基本上完全不是問題,自然也讓人相當好奇8K下的表現。以下就來看看上述的卡皇們,是否能鬥得過這次的FPS遊戲皇(指的是《毀滅戰士:永恆》)?就看以下的數據吧! 即便在現今最頂級顯示卡的火力攻勢下,毀滅戰士輕鬆的屠殺了三張顯示卡,就算顯示卡們覺得「終極夢魘」的最高畫質難度太高而下修標準到「中等畫質」,整體的張數表現別說60FPS了,就連30FPS的都摸不到。 以整體的FPS來說,在「中等畫質」的設定下,AMD Radeon VII平均FPS落在21FPS,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則為27FPS,至於等級最高Titan RTX也僅能落在29FPS,有鑑於RTX 2080 Ti的價格比Titan RTX還要便宜了一半以上,但平均FPS只有差2,這也讓人不免好奇究竟是RTX 2080 Ti性能太強,還是Titan RTX的表現太弱。 雖然目前頂級卡皇還無法順利推動8K畫質的《毀滅戰士:永恆》,但是下一世代的顯示卡以及遊戲機的正式推出都已繫在弦上,8K畫質儼然成為各家遊戲廠商著手的目標,透過性能上的增強和優化,也讓玩家不免期待接下來新的硬體周邊發表。 至於已經現階段顯示卡們也不要太難過,因為這場戰役還沒結束,因為官方還在著手「光追」畫面進行開發中,因此在不久了後未來,顯示卡們必定會在進行一次畫面大戰。 ------------------------------------------------------------- 【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正式開創!】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
《惡靈古堡3:重製版》搶先體驗:AMD新驅動神隊友輔助、Radeon RX 5600 XT就能跑2K畫質
經典遊戲《惡靈古堡3》(Resident Evil 3)即將在4/3推出重製版(Remake, 下稱「RE3:re」),小編也搶在上市前搶先體驗與進行效能測試,獲得遊玩完整版遊戲的資格(當PCDIY!小編的好處XD!),《惡靈古堡》作為遊戲主人翁「吉兒」的系列作,相信玩家們對此並不陌生,它跟《惡靈古堡 2》同樣以拉昆市為背景,敘述倖存的S.T.A.R.S.幹員吉兒・華倫泰深入調查保護傘公司陰謀的冒險。 關於故事的部分小編就不劇透太多了,不過相信玩家們會比較好奇的是這次遊戲本身對於硬體的要求,這次小編因為手上剛好有AMD這顆定位在中階Ryzen 5 3600處理器,以及和定位在中階的Radeon RX 5600XT顯示卡,不多說就直接把這套裝上去進行測試了XD!(謎之聲:其實是想趕快玩吧?)。 比較特別的是這次AMD也提供它們還未正式推出的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20 Edition 20.4.1 Beta版本給我們測試,尤期小編收到的這版還是特別針對5600 XT做調校的,勢必會為《RE3:re》遊戲帶來更進一步的效能提升,小編為了讓大家了解到這兩個版本之間帶來的效能差異,也順便做了比較,和新版本驅動對比的自然就是目前AMD在3/19推出的20.3.1版了。 ◆處理器:AMD Ryzen 5 3600 (6C/12T,3.6/4.2GHz) ◆顯示卡:ROG-STRIX-RX5600XT-O6G-GAMING (Radeon RX 5600 XT 6GB GDDR6) ◆主機板:ROG X570 Crosshair VIII Hero ◆記憶體:T-Force DARK Zα DDR4-3600 8GB*4 ◆SSD:Seagate FireCuda 520 1TB SSD ◆Power:Thermaltake Tough Power XT Platinum 1275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版本1903 ◆驅動程式: (1)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20 Edition 20.4.1 Beta版 (2)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20 Edition 20.3.1 正式版 (3/19) 先說下這次簡單測試的遊玩心得吧!原先的《惡靈古堡3》遊戲是在1999年推出,至今時隔20年終於迎來重製版,在遊戲本身的畫質上有絕對的提升,角色、場景在細節呈現的部分讓人看了很舒服,尤其在4K 2160p高畫質下更是明顯,這點如果玩家本身是使用高階顯示卡搭配高解析度螢幕的話,絕對能輕鬆勝任。 以上的照片都是以4K高畫質解析度直接截圖而來,對比原先在FHD解析度下的表現,有非常顯著的細緻度影響。這點可以很簡單的從底下兩張照片看出來。 接下來對比一下更新驅動前後的效果,和前文提到的一樣,這次做為比較的是AMD驅動版號20.3.1和20.4.1兩者。後者預期應該會在遊戲正式上市後針對全AMD硬體推出,推薦玩家到時候一定要去下載,小編實測前後平均效果差異,驅動軟體更新至20.4.1版本後,在各解析度(FHD、2K、4K)都平均拉高了10 FPS,這也促使RX 5600 XT在2K解析度下達到平均破百的FPS、4K解析度下更是逼近平均60 FPS的高水準表現。(別忘了這可是RX 5600 XT啊~) 另外,除了遊戲平均FPS效能提高以外,藉由AMD本身就提供的AMD FidelityFX CAS效果支援,可以進一步強化遊戲整體的視覺效果,加上這次《惡靈古堡3:重製版》也支援AMD Radeon FreeSync Premium Pro同步技術,若顯示器支援的情況下,可以獲得HDR和120Hz螢幕更新率(FHD下)以上的視覺效果,大幅強化遊戲體驗。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RjllIX1VU&feature=youtu.be ▲附上開啟FreeSync技術前後的效果展示。 這次簡單針對《惡靈古堡3:重製版》的測試就暫時在這邊告一段落了,小編要先平復一下心情XD (都怪一些突然冒出來的殭屍..)!總結來說,其實最近一兩年來AMD針對自家驅動軟體做了大幅度的調整,像是在今年推出全方位的新版驅動介面就是一大優勢,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完整的多媒體影音中心,不僅提供社群操作功能,也能直接針對硬體進行簡易超頻,省去玩家不少操作上的麻煩。 另一方面,AMD近期也與眾多遊戲廠商合作,從先前的《戰爭機器5》、《邊緣禁地3》,再到這次的《惡靈古堡3:重製版》,不難看出AMD想要將驅動打造至完美的心情,而從這幾次的測試下來,也確實達到非常不錯的效果,畢竟「AMD還真的香!」靠著驅動的不斷更新和進步,也讓硬體達到不錯的效能表現,以這次的RX 5600 XT測試來看好了,原先我們都知道AMD是把這張卡定位在1080p解析度下的終極利器,但藉由後天的不斷調校和驅動更新,在這次的遊戲測試中,我們看到了它不僅在FHD下擁有穩定過144Hz更新率的能力,甚至也能在1440p下達到破百的平均FPS水平,這點確實非常值得給予肯定。 另外,小編也要在這邊宣布令人振奮的好消息,AMD宣布即日起至2020年4月25日,凡購買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或RX 5600系列顯示卡,就能免費獲得《惡靈古堡3:重製版》與《魔物獵人世界:Iceborne Master Edition》兩款遊戲大作,等於是直接省下將近新台幣3,000元的成本,就能直接獲得優秀的顯示卡和熱門遊戲,這種好康小編真的是超級心動!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老卡越陳越香?!神調校真的可以再戰十年!AMD Raden HD 7970居然可順跑《毀滅戰士:永恆》!
一款遊戲能不能流暢遊玩的前提的有很多,其中顯示卡的性能絕對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不過成就一張顯示卡除了帳面上的規格之外,廠商的驅動調校和開發商的優化也是關鍵,但您可曾想過顯示卡真的可以憑藉著「神優化」實現「再戰十年」的傳說? 在新上傳的影片中,作者將AMD使用初代GCN架構的AMD Radeon HD 7970顯示卡,與NVIDA使用Kepler架構的GTX 680和Maxwell架構的GTX 780 Ti一同做了性能PK,而PK的對象不是什麼老遊戲,而是剛上市不久的熱門大作《毀滅戰士:永恆》(Doom Eternal)。 若以時間推算,AMD Radeon HD 7970大約是在2011年年底上市的顯示卡,而NVIDIA GTX 680是在2012年年初上市,GTX 780 Ti則更晚,到了2013年的年底才上市。 雖然這些顯示卡都是在過去紅極一時的熱門款,但距離現今都是快要10年的「老古董」,在顯示卡效能每一年的快速成長與遊戲畫質的高速進化下,這樣的顯示卡想要拿來玩現今的遊戲,似乎是天方夜譚,然而事實可能會讓玩家們跌破眼鏡。 在當年的對比測試中,AMD Raden HD 7970的整體表現與NVIDIA的兩張顯示卡之間互有勝負,但是當遊戲對比換成現今的遊戲時,彼此的差異上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AMD Raden HD 7970在性能表現上居然直接輾壓兩家NVIDIA的兩位競爭對手。 影片中,作者使用AMD Radeon HD 7970 GHz版本與另外兩張NVIDIA顯示卡在《毀滅戰士:永恆》中進行對比,遊戲畫質的部分因為顯示卡年代比較久遠的關係,所以畫質設定上為1080P+低畫質的組合。 在測試的結果令人出乎意料的,AMD的顯示卡在平均FPS值的部分可以來到65 FPS完全是能正常遊玩的水平,反而是NVIDIA的GTX 680與GTX 780 Ti僅得到35FPS與37FPS的成績,差異大到看不到AMD的車尾燈,更別說《毀滅戰士:永恆》這種主打快節奏戰鬥體驗的遊戲,NVIDIA的這兩張顯示卡很難好好遊玩。 在影片的對比測試中,作者在同一個環境下測試了數十種顯示卡的跑分組合,AMD Radeon HD 7970的成績不單單贏過同期的NVIDIA的顯示卡,甚至連比較近期的NVIDA GeForce GTX 1050 Ti都給比了下去,讓人見識到一張顯示卡的性能調校與程式優化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啊! 所以,想玩最新遊戲,別再說沒錢買顯示卡了!正所謂老卡越陳越香!或許你稍微到你的倉庫裡面翻一下,看能否翻出一張舊的高階顯示卡,再搭配新的驅動程式,也許就可以拿來玩囉!也許真的還可以再戰十年! ------------------------------------------------------------- 【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正式開創!】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
寬宏大量?G胖對Epic平台說歡迎,但對Apple超不爽!
對於PC的遊戲玩家來說,Steam和Epic平台應該再熟悉不過的,特別是後者對於前者各項的攻擊言論和競爭作法,直至今日依然是PC界玩家們關注的焦點,對於Epic平台的行為,Valve CEO兼Steam平台的聯合創辦人Gabe Newell(也就是大家俗稱的「G胖」),近日終於在雜誌專訪的時候發表了他的看法。 在Edge雜誌第334期中,Gabe Newell談論了有關《顫慄時空:Alyx》,VR的未來以及Steam走向。在採訪中,記者問到了關於Epic這個氣焰囂張的競爭對手,為了與Steam競爭而做出的種種行為,對於Steam和開發商會有什麼影響,Gabe Newell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遊戲商城的競爭對所有人都是一件好事。它讓我們更加真誠,也讓所有人都更加真誠」Gabe Newell對此說道:「即便從短期來看,這是醜陋的,你可能會覺得『吼,他們吵死了,他們就是想讓我們難堪』,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所有人都可以透過這樣的壓力與考量中獲利,這代表你的生意必須要有人來挑戰你。」 在訪談中,Gabe Newell除了談論到關於Epic競爭之外,還不外給蘋果一記回馬槍,原因大概是因為前陣子Valve想要在蘋果上架Steam Link App,但是被蘋果認定內部的購買項目會繞過iOS收費機制,不讓其上架,使得Valve必須做出閹割。 「事實上,我們不害怕競爭,相反的,我們更害怕人們出來阻止競爭。」Gabe Newell表示:「如果你問我哪一個更可怕,是人們愛上像是蘋果這種操作模式,好讓幕後的官僚控制整個市場,由他們阻止那些他們不希望上市的產品,或是設計一個商城大大削減程式的核心價值,只為了表面上的使用體驗。」 由於蘋果非常嚴格的限制開發商的權限,特別是關於商城付費的這部分,蘋果是完全不允許程式內部有任何方式可以繞過蘋果的內部的付費機制,否則就會禁止該程式上架。 這樣的問題不僅是Steam Link,Netfilx、Spotify等應用程式開發商對此表示過不少的意見,可能也就是這個原因,相較於Epic利用競爭但開放的方式來吸引開發商來說,Gabe Newell對於蘋果獨裁式的掌控反而讓他更加惱火! ------------------------------------------------------------- 【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正式開創!】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
-
不只惡魔、連錢包都「剉咧蛋」,《毀滅戰士:永恆》遊玩體驗
從去年為了「更好的體驗」將遊戲延期,直到今天才正式上市的經典射擊大作──《毀滅戰士:永恆》 (Doom Eternal),小編們在得知開放下載之後,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取得了這款遊戲,就是迫不急待地想要體驗這款經典狂暴射擊續作。 這一代的毀滅戰士繼承了上一代快節奏和血腥的遊戲特色,並將它更加強化,敵人會因為受到傷害而出現損傷,並在傷害到達一定的程度之後身體發出光芒,此時玩家只要接近敵人,就能發動榮耀處決,依照玩家使用的武器和瞄準的部位不同,把敵人給五馬分屍,玩家可以藉此獲得醫療包恢復血量。 此外這一代還加入了弱點系統,每一種敵人對於不同武器擊中不同位置的反應都不同,善用不同武器的特性可以更有效率擊殺敵人,即使面對如潮水一般襲來的敵人,也能像是快刀斬亂麻一般迅速且華麗的解決。 相較於上一代,這一代光是敵人的模型刻劃上,就非常逼真 (3D面數是上一代的10倍),因此使得這款遊戲不論在敵人的細緻度、血腥效果的呈現,還是整體氛圍和光影的變化上都更加精緻,相對的也代表這款遊戲對顯示卡的考驗將會更加嚴峻。 事實上,就在遊戲正式開賣之前,官方就表示這一款遊戲可以跑到驚人的1000 FPS!瞬間擊潰市面上所有主打高更新率的螢幕,此外遊戲在硬體規格方面,官方給出的終極噩夢(Ultra Nightmare)硬體配置中,對於畫質的需求居然來到Intel Core i9-9900K + 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而顯示卡廠商也立即發布新的驅動程式要針對毀滅戰士超高性能要求做出優化,小編使用了公司的Intel Core i9-9900K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2080 SUPER,並將畫值設定在終極惡夢(Ultra Nightmare)的最高選項,關閉垂直同步,以4K解析度下去遊玩,在戰鬥場景中得到的平均幀數約在60~80之間,看來毀滅戰士將會是未來PC新平台的性能跑分重要比較基準了。 由於這一代的毀滅戰士對遊戲有著極高的性能要求,小編將會針對不同的CPU和GPU組合進行測試,看看在不同等級的配置之下,遊戲會有怎麼樣的表現,提供給玩家一個參考,看看自己的荷包究竟能夠承受多大的打擊才能獲得比較適當的遊戲體驗,所以也請大家鎖定PCDIY!,小編將會盡快為各位帶來後續的測試喔! ------------------------------------------------------------- 【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正式開創!】 ★沒新聞心癢?加入PCDIY!官方Telegram頻道:https://t.me/PCDIY ☆「找嘸人」聊科技?加入PCDIY! Telegram討論群:https://t.me/PCDIY_Chat
-
與Xbox 87%像?!Sony PS5硬體規格細節公布
微軟在幾天前公布了自家,在PS4系列大賺特賺的Sony自然不能坐以待斃,在今天(3/19)凌晨以直播的方式,公布了PS5的硬體規格細節參數,要讓各位玩家們開始準備存錢,因為PS5真的要來了!(但還是沒有實機…) 與Xbox一樣,PS5的CPU與GPU同樣也是向AMD訂製的特別款,在CPU的架構上自然是Zen 2架構,具備8核心16執行緒,其時脈最高為3.5GHz,並可以隨程式性能需求做出浮動調整,與Xbox Series X的固定在3.8GHz的設計想法不太一樣。 至於遊戲最重要的圖像性能方面,PS5一樣是用上了AMD開發的RDNA 2架構GPU,不過與微軟的多核心低時脈的配置相反,Sony選擇以低核心高時脈為出發點,相比Xbox的52個CU (運算單元) 配1.825GHz時脈,PS5則為36 CU單元,頻率最高為2.23GHz,其運算能力可達10.3 TFLOPS,Sony聲稱低核心高時脈在開發上會比較友善,此外,既然用上RDNA 2架構,玩家所期待的光追(Ray-Tracing)功能自然也是具備的。 Sony在最一開始宣布開發PS5的時候,就表示要以減少讀取時間為最重要的核心開發重點,在這次的硬體細節上,也讓玩家了解到Sony是如何要在下一代遊戲機達到這一點。 首先PS5將搭載16GB GDDR6記憶體,與微軟10GB(高速)+6GB(低速)的配置不同,PS5採統一頻寬,其最大傳輸頻寬可以達到448GB/s。 至於SSD的部分,則是最為特別的,Sony採用基於PCIe 4.0 x4規格的訂製化825GB SSD,最高存取頻寬可以達到驚人的5.5GB/s,由於現在的遊戲容量都在比誰比較肥大,增加存取頻寬可以讓遊戲快速載入,減少玩家的等待時間。此外,在擴充性方面,Sony允許玩家使用一般、但效能要跟內建的M.2 NVMe SSD媲美才行 (也就是說,玩家需要買PCIe 4.0 x4的SSD來擴充才行,其循序讀寫效能也要接近5.5GB/s,因此既有PCIe 3 x4 SSD只能說掰掰!),同時,Sony也會使用自家技術,確保外接的儲存裝置速度能夠和內建保持一樣的速度,這與微軟使用專用儲存卡的方式不太一樣。 接著再看細部特色的方面,PS5採用HDMI 2.1規格,遊戲畫面最高能夠支援到4K@120Hz,並能輸出8K畫面,而光碟機在這代也同樣內建,並可以讀取到Ultra HD (4K)藍光光碟片的內容。此外,對於已經擁有PS4/PS4 Pro的老玩家,PS5自一上市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向下相容所有的PS4遊戲,因此玩家可以完全不用煩惱舊遊戲相容方面的問題。 在這次的發表會中,Sony除了公布PS5的硬體規格外,還表示PS5將會搭載名為「暴風3D音效技術(Tempest 3D AudioTech)」引擎,與一般的音效技術不同,這項技術是以顯示卡著色器為基礎打造的(聲音辨位的運算與分析是透過GPU來處理),能夠提供效果更好的3D環繞音效,進而達到「聲」歷其境和聽聲辨位的效果。 這次Sony PS5的發表會,算是正式宣布下一代遊戲主機將進入白熱化的「拉粉」大戰,不過Sony還是沒有公布主機外觀的細節,也沒有公布預計發售日期和首批上市遊戲名單,所以究竟誰才會下一代客廳新寵兒,一切都還很難說,最後附上PS5與PS4之間的規格比較表供各位參考。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華碩ROG SWIFT PG279Q螢幕實測開箱,27吋G-SYNC電競顯示器中的優質精品!
- 網咖巡禮》夢想網路休閒館土城店,引進GeForce GTX 1080,網咖遊戲對戰不卡頓!
- 陽泰Yantouch EyE Speaker藍牙喇叭實測開箱,兼顧時尚與光氛特效揚聲器頂尖之作!
- 華碩ROG SPATHA電競滑鼠實測開箱,有線無線皆夠炫!
- 網咖巡禮》吉吉網路生活館-大里店,台中市最威的49吋六核水冷桌機網咖電競館!
- 網咖巡禮》RS休閒概念館林森店引進GeForce GTX 980Ti,網咖遊戲對戰不再卡機!
- 網咖巡禮》玩咖網路微客棧,技嘉XG認證中壢複合式休閒網咖!
- 17吋電競筆電之王,MSI GT73VR 6RF TITAN PRO重裝上陣!
- Ryzen 7 1800X vs. Core i7-7700K vs. Core i7-6950X Extreme效能大車拼,AMD八核心銳龍戰神與Intel十核心愛妻之王跑分實測!